首页 > 诗文 > 杜牧的诗 > 鹭鸶

鹭鸶

[唐代]:杜牧

雪衣雪发青玉嘴,群捕鱼儿溪影中。

惊飞远映碧山去,一树梨花落晚风。

鹭鸶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鹭鸶身穿雪白的衣裳,生有雪白的头发和青玉一样的嘴巴。它们成群地在溪中捕鱼,美丽的身形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。

突然,他们因为受惊而飞起,背衬着碧绿的山色,向远方飞去,那洁白的身影,宛如朵朵梨花飘舞在晚风之中。

注释

鹭鸶:此指白鹭,羽毛为白色,腿很长,能涉水捕食鱼、虾等。

青玉:蓝绿色的玉。

群捕:许多只鹭鸶在一起捕食。溪影:溪中的影子,形容溪水清澈。

碧山:指山色青绿。

落晚风:在晚风中飘落,随晚风飞舞。

鹭鸶创作背景

 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。从诗的内容看,诗人被晚风中的白鹭迷住了,从而触景生情,创作了这首诗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李月辉.名画唐诗佳句欣赏: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,2002:456-457

鹭鸶鉴赏

  “雪衣雪发青玉嘴,群捕鱼儿溪影中。”开首两句,并不是什么特殊的赞语,而是通俗朴白的写实,然而就是这样一落笔,一群“雪衣公子”洁白美丽的形象,夕阳西下,蔽于溪影之中待机捕食鱼、虾的习性和机智,却全被描绘出来了,同时,诗人的迷恋之情也寓于其中了。白鹭那洁白的羽毛很美,故有“雪衣”、“雪衣公子”的美称。诗人正是被白鹭的这一特色所吸引,所以从这里切人表现白鹭的精神,表达自己的迷恋之情。而两个“雪”字的连用突出的是白鹭的“形”,其“神”尚未现,诗人巧妙地把它放在惊飞远去的情景中精心描绘,以

  “碧山”相托,以“梨花”比喻,笔触空灵,而白鹭的精神也就显露出来了。第三、四句:“惊飞远映碧山去,一树梨花落晚风。”一个“惊”字,便把眼前之景推向了远处,顺势以“碧山”映衬出飘然远去的白鹭,而这群飘飞的白鹭又装点了青绿色的远山。山青鹭白,晚霞渐逝,这是一幅优美的图画。真是情景交融、自然浑成。可是,诗人并没有满足于此,他接着展开想像的翅膀,好像暗暗地问了自己一句:“远映碧山”的点点白鹭究竟像什么呢?哦,像雪白的梨花在静谧而轻轻的晚风中飘然落下的美妙景象!

 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鹭鸶溪中捕鱼,朴白平实,似无余味,其实为后边的惊飞远去营造了气势。“一树”承“群捕”,“梨花”应“雪”字,读来晓畅自然,无一点造作之感。这首诗在许多咏鹭诗中别具一格,而且它的最后两句也可以说是咏鹭诗中的名句。后人的一些咏鹭名句,如元代顾瑛的“白鸟群飞烟树末,青山都在雪花中”(《泊垂虹桥口占》)、清代郑板桥的“忽漫鹭鸶惊起去,一痕青雪上西山”(《潍县竹枝词四十首》)等,很可能就是受了杜牧的影响创作的。

杜牧简介

唐代·杜牧的简介

杜牧

杜牧(公元803-约852年),字牧之,号樊川居士,汉族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,唐代诗人。杜牧人称“小杜”,以别于杜甫。与李商隐并称“小李杜”。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,故后世称“杜樊川”,著有《樊川文集》。

...〔 ► 杜牧的诗(438篇)

猜你喜欢

从狩武冈和胡学士韵二首

明代杨士奇

丹崖翠岭接岧峣,万骑交驰不惮遥。前队綵旄穿碧树,中军黄幄丽晴霄。

云藏网罟参差出,草合冈原逦迤烧。农事已閒脩武事,共怀词赋从銮镳。

小圃

缪思勃

老至风情似冷烟,寻山问水了无缘。荒园片石疏松在,错被人呼小洞天。

旅坐

宋代罗公升

负却征尘债,飘零迄未休。

孤蓬江貯梦,深巷雨添愁。

寄茅山道友三绝

宋代周文璞

伏事三茅过一生,痴心不望羽车迎。

旧时手种黄龙子,今解升云入太清。

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八

清代沈光文

门外苍茫势,神龙且寄髯。困方嗟褐短,人岂藉泉廉。

善爱知珍鼎,需调用作盐。呈身原不惯,应合与时潜。

谢二刘

宋代华岳

雁行临慰暖如春,玉粒金包即拜恩。

周粟不肥清圣肉,楚丝难系直臣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