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素


拼音rú sù
注音ㄖㄨˊ ㄙㄨˋ

儒素

词语解释

儒素[ rú sù ]

⒈  儒者的素质,谓符合儒家思想的品格德行。

⒉  宿儒,名儒。

⒊  泛指儒士。

⒋  儒术,儒学。

⒌  指读书人家。

⒍  儒雅质朴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儒者的素质,谓符合儒家思想的品格德行。

《三国志·魏志·袁涣传》:“霸 弟 徽,以儒素称。”
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“见者以为真孝子”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鸾 《续晋阳秋》:“少而孤贫,能善树节,以儒素见称。”
宋 王谠 《唐语林·德行》:“柳应规 以儒素进身,始入省,便造新宅,殊不若且税居之为善也。”
清 毛际可 《<楝亭集>序》:“荔轩先生 家世通显,为天子亲臣,乃被服儒素,黽勉尽职,不涉户外一事。”

⒉  宿儒,名儒。

《晋书·儒林传·徐邈》:“及 孝武帝 始览典籍,招延儒学之士, 邈 即东州儒素,太傅 谢安 举以应选。”
南朝 梁 江淹 《张令为太常领国子祭酒诏》:“师氏之任,宜归儒素。”

⒊  泛指儒士。

唐 白居易 《三教论衡》:“我 大和皇帝 祖玄元之教,挹清净之风,儒素緇黄,鼎足列座。”

⒋  儒术,儒学。

《宋书·自序》:“仪 篤学有雅才,以儒素自业。”
宋 王禹偁 《崑山县新修文宣王庙记》:“然而庠序或缺,儒素弗兴,实仓廪而礼节未知,既富庶而教化不至。”
宋 范仲淹 《耀州谢上表》:“窃念臣运偶文明,世专儒素,靡学 孙 吴 之法,耻道 桓 文 之事。”

⒌  指读书人家。

宋 陈亮 《祭叶正则外母高恭人翁氏文》:“惟恭人生长儒素,嬪於勋门。”

⒍  儒雅质朴。

《隋书·杜台卿传》:“性儒素,每以雅道自居。”

分字解释


※ "儒素"的意思解释、儒素是什么意思由牛站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