侍郎
词语解释
侍郎[ shì láng ]
⒈ 中国古代官名,明清时代是政府各部的副部长,地位次于尚书。
例兵部侍郎。
英assistant minister;
引证解释
⒈ 古代官名。 秦 汉 郎中令的属官之一。 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郎中令, 秦 官,掌官殿掖门户,有丞。
引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光禄勋。属官有大夫、郎、謁者……郎掌守门户,出充车骑、有议郎、中郎、侍郎、郎中,皆无员,多至千人。”
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二》:“五官侍郎,比四百石。本注曰:无员……凡郎官皆主更直执戟,宿卫诸殿门,出充车骑。”
清 赵翼 《陔馀丛考·侍郎郎中》:“葢本执兵侍卫者。侍郎之官,至 汉 始有。”
⒉ 古代官名。 汉 制,郎官入臺省,三年后称侍郎。 隋 唐 以后,中书、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。至 清 雍正 时,递升至正二品,与尚书同为各部的堂官。
引《后汉书·百官志三》:“侍郎三十六人,四百石……主作文书起草。”
刘昭 注引 蔡质 《汉仪》:“尚书郎初从三署诣臺试,初上臺称守尚书郎,中岁满称尚书郎,三年称侍郎。”
唐 韩愈 《赠刑部马侍郎》诗:“红旗照海压南荒,徵入中臺作侍郎。”
《宋史·胡铨传》:“近者礼部侍郎 曾开 等引古谊以折之, 檜 乃厉声责曰:‘侍郎知故事,我独不知!’”
郑观应 《盛世危言·书吏》:“自大学士、尚书、侍郎及百司尹,唯诺成风,皆听命於书吏。”
⒊ 古代官名。 晋 制,诸王国皆置侍郎,大国四人,小国二人,专司赞相及通传教令。
国语辞典
侍郎[ shì láng ]
⒈ 职官名:(1) 秦汉时郎中令的属官,主更值执戟,宿卫殿门。东汉时尚书属官满一年称尚书郎,三年称侍郎。魏晋以来只称郎。隋朝又称侍郎,并置员外郎,炀帝时各部置侍郎一人,为尚书的副贰,而改各司侍郎为郎。唐改郎为郎中,以员外郎为之贰,历代因之。沿至清末,又改各部侍郎为各部副大臣。(2) 晋时各王国皆有侍郎,大国四人,小国二人,主掌赞相威仪,通传教令。
英语ancient official title, assistant minister
法语ancien titre officiel, assistant ministre
分字解释
※ "侍郎"的意思解释、侍郎是什么意思由优词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造句
1.(1858)兵部侍郎王茂荫王茂荫恐怕也不敢上书咸丰皇帝要求刊印《海国图志》贾桢等纂《筹办夷务始末(咸丰朝)》卷二八,第45页,“近代中国外交史料丛刊”。
2.据记载,金光悌为官清廉,律己甚严,故在任侍郎时嘉庆皇帝就有“金光悌决无犯赃事”的褒奖。
3.经复原辨认,碑为外碑,碑文从右到左分别为“嘉庆元年丙辰冬月吉旦;宋礼部侍郎邓忠甫大人之墓……重修,”因“忠甫”两字不对“中甫”,尚无法确认。
4., 大臣们听得义愤填膺,就连保守派也感觉脸上火辣辣的,个个对耶律延禧和贾侍郎怒目相视。
5., 据记载,乾隆年间,八旗都统金简是武二品兼文二品户部侍郎,他认为两个品级是一样的,便别出心裁在其补子上的狮子尾端加绣了一只小锦鸡。
6.至于两朝的达官显宦有很多鲜卑人位至宰相的就有20余人,其他如尚书、侍郎,地方上的都督、刺史,更不胜枚举。
7.蜀司空兼中书侍郎、同平章事张业,性豪侈,强市人田宅,藏匿亡命于私第,置狱,系负债者,或历年至有瘐死者。
相关词语
- láng píng郎平
- láng qián郎潜
- zhuàng mìng láng撞命郎
- yù jié láng玉节郎
- shì yóu侍游
- pīn mìng sān láng拼命三郎
- shì zhōng侍中
- láng jiāng郎将
- nǚ láng女郎
- huì láng会郎
- shì yǒng侍俑
- zhān shì瞻侍
- zhù zuò láng著作郎
- cóng yì láng从义郎
- yù láng玉郎
- tiě yī láng铁衣郎
- èr láng二郎
- zhū yī láng朱衣郎
- cháng shì常侍
- bàn láng伴郎
- yǔ láng庾郎
- féng liù láng冯六郎
- yuán wài láng员外郎
- láng jūn zǐ dì郎君子弟
- suí shì随侍
- diāo shì貂侍
- bù láng部郎
- shì zhí jīn jié侍执巾节
- jǐ shì huáng mén shì láng给事黄门侍郎
- jǐ shì huáng mén shì láng给事黄门侍郎
- láng guān hú郎官湖
- lú láng卢郎